传承、创新、发展,为我国急诊事业注入新质生产力!北京协和急诊医学论坛在京开幕

8个月前

开幕式盛况

他们与死神赛跑,每天见证“生死时速”;他们是医院的“长明灯”,时刻守护生命安全;他们是坚守医院最美的“风景线”,描画着最坚毅也最温暖的生命底色——他们就是急诊人。

朱华栋 教授

4月13日,北京协和急诊医学论坛(PUISEM 2024)在京开幕,“以传承、创新、发展为理念,聚焦当下急危重症医学研究热点与科技前沿,携手全国急诊同仁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大会主席、国家急诊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诠释了大会主题,并表示,急诊学科应以全病程管理为重要抓手,以患者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同时,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诊疗技术和科研水平,提高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全力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杜斌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教授表示,传承老一辈专家的临床诊疗经验是每一位年轻医师的必修课,并强调临床医生应避免过分看重数据和指标,更应走近患者,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赵晓东 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赵晓东教授指出,北京协会急诊医学论坛已走过17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急诊人从初出茅庐的小医生成长为学科发展的推动者,感谢前辈们为急诊事业发展付出的努力,也祝愿论坛越办越好。

吕传柱 教授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吕传柱教授表示,传承、创新、发展是对北京协和急诊医学论坛内涵的最好诠释,在协和“顶流”学术团队的引领下,我国急诊事业迎来了高速度、高质量发展,论坛已成为我国急诊领域最有含金量的学术品牌之一。

胡咏仪 院长

香港急症科医学院院长胡咏仪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各位急诊医学同道的交流,促进人才培养,推动创新合作,为进一步健全急诊救治体系助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助力中国ARDS患者早识别、早治疗、早获益!会上,《医师报》社联合全国急诊重症专家发起的“ARDS全球新定义菁英辩论赛暨病例征集项目”正式启动!

ARDS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自2023ARDS全球新定义更新以来,在为ARDS诊疗提供新视角的同时,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因此,此次活动的展开旨在为急诊、重症、呼吸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学术分享的舞台,展现他们对于ARDS诊疗理念的不同理解,在思辨中推动临床进步。

据悉,活动将在2024年内进行菁英辩论赛,展示中青年医生对于ARDS全球新定义的理解,同时进行ARDS病例征集,鼓励中青年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活动收集的精彩病例将通过专家遴选、点评,集结成册,于2025年出版。

主旨报告

杜斌:将治疗手段纳入诊断标准,合适吗?

“支持治疗的强度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将支持治疗手段纳入疾病诊断标准,是不是合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杜斌教授重点阐释了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全球新定义的理解,并提出疑问,诊断ARDS后是否有特殊的治疗手段或药物?杜教授认为,答案是没有。同时,杜教授指出,新的诊断标准将治疗手段纳入了诊断标准值得探讨。

其实,用治疗手段诊断疾病在重症领域可谓屡见不鲜,比如呼吸功能衰竭的前提是必须机械通气超过3天,但若医院没有呼吸机就没有呼吸衰竭患者吗?风湿性多肌痛此前也有将激素治疗反应纳入诊断标准中的先例,后因剂量、疗程、评价时间等无法统一而废止了该标准。

杜教授认为,用治疗手段诊断一个疾病必须满足两个前提:其一,所有人都有同样机会接受治疗;其二,所有医生应用治疗时,意见一致。

于学忠:急诊医学迎来了崛起的最佳时机

于学忠 教授

“急诊医学可以说是现代医学最神圣的专业之一,其兼顾了渊与博,不但救死扶伤,更能起死回生,这是急诊医学与其他专业最大的不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于学忠教授从急诊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急诊医学的崛起之路,他指出,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急诊医学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囊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灾害医学、毒物学等多个领域,如今已迎来了急诊医学崛起的最佳时机。

于教授提出了急诊医学未来的奋斗目标,即建设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符合健康中国建设和体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急诊学科。具体而言是建设全面成熟的急诊医学体系,体现自身特点的独特基础理论及技能,以及完善的人才培训及成长体系。

于教授表示,加速急诊医学发展需要打造三个机制——人才成长机制、科研转化机制、沟通宣传机制,营造两个平台——神圣的精神平台和公平的制度平台,同时强调,科研是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人才成长的基本助力,未来急诊领域的科研热点包括传统生命支持技术、生物医药及诊断治疗技术、网络及人工智能技术等。

吕传柱:院前院内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构思与实践

“一个大平台、两个建设目标、三个环节、四个前移、五个导向”,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吕传柱教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院前院内信息一体化的基本构思。

具体而言,一个大平台即急诊急救大平台,通过“一横一纵一能力”建设,构建急诊急救的全链条、全周期平台;两个建设目标是呼叫即抢救,上车即入院;三个环节指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EICU的有机衔接;四个前移指“专科-急诊-院前-现场-公众”这五个急救场景中重要角色的依次前移;五个导向则是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病情危重程度为导向,以时间线为导向,以时间窗为导向。

此外,吕教授介绍了院前院内信息一体化的实践路径。首先是建立全链条的格式化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互通,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急诊急救大平台,在呼救与响应、现场急救、转运、院内救治等各场景下的AI应用大模型,用人工智能助力院前院内信息一体化建设。吕教授强调,急诊急救强调时间线管理、时间窗管理和过程管理,过程好则结果必然好。

赵晓东:为急诊创伤事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WH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创伤死亡占全部死亡的8%。而在我国,创伤已成为45岁以下人群第一位死因。面对创伤救治的严峻挑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赵晓东教授指出了当前我国急诊创伤救治面临的四大问题:重视程度不足,人才能力待提升,救治体系待完善,创新驱动不足。

不过令人振奋的是,“十四五”唱响了医疗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我国的创伤救治也步入了“高质”“新质”发展阶段。当前,“千县工程”强调了县域能力提升及医共体高质量管理,提出到2025年全国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要求,同时,医学科技也为急诊创伤事业注入了“新质生产力”。

此外,赵教授提出了新时期急诊创伤救治发展路径的“3W1H”——Why,为何做?目标是筑牢生命防线,切实拯救生命;What,做什么?关注创伤可预防性死亡,提升救治核心技术水平;Who,谁来做?医务人员、高危人群、伤员相关责任人和社会大众;How,如何做?包含五大维度:提升大众认知,提高救治能力,加强学科建设,构建救治体系,促进多方协作。

张国强:病毒性肺炎救治的终极武器

张国强 教授

病毒性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5%~30%,占住院肺炎的8%。其影像特点为多发、进展迅速、沿小叶分布的磨玻璃改变,一般很少出现大叶实变和胸腔积液。近年来,病毒性肺炎获得广泛关注,与其较高的病死率不无关系。中日友好医院张国强教授介绍,病毒性肺炎占儿童死亡率的5%~10%,成人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死亡率达24%~56%。而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为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宝贵机会,可以说是其救治的终极武器。

张教授介绍了ECMO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其首次成功挽救创伤后ARDS患者的生命,之后又陆续用于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等患者。不过,1994年的一项研究证实其并未改善严重ARDS患者的生存率,因此不建议临床应用,直到2010年,又一项多中心研究证实了其对于改善重症ARDS患者生存率的优势才使其再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ECMO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ECMO的广泛应用,张教授强调,应重视提升其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同质化水平。

朱华栋:融合创新助推急诊医学高质量发展

历经40余年,我国急诊医学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专、从专科化到平台化的发展阶段。不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朱华栋教授指出,急诊学科仍面临人力资源紧张、流程不够顺畅、信息化建设落后、布局不合理、院前院内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

那么,应如何推动急诊医学的高质量发展?对此,朱教授指出,急诊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充足的人力、足够的空间、精良的装备、精细的管理、信息化支撑和充足的人力。

朱教授指出,急诊人应着力于丰富急诊学科内涵,提升学科影响力与认同度,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具体而言,发展亚专业,提升技术能力水平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通过融合创新,实现更高品质的院前诊疗,更全面系统的复苏质控,更高效安全的一体化转运,是探索急诊学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朱教授表示,从多设备融合到多模态数据融合是急诊学科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精彩花絮

香港代表与北京协和医院代表互赠仪式

SCI论文-作者读者面对面颁奖仪式

教与学案例汇报颁奖仪式

中毒福尔摩斯探案颁奖仪式

睿E基金捐赠仪式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质量控制提升项目启动仪式

排版/编辑:贾薇薇

审核:许奉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