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不要总想着把血糖降到“正常”!

3天前

为了纠正网络上一些不正确的传言,本公众号曾发出一篇短文“血糖的标准变了?”。有兴趣可点击以下蓝色字体标题查看。

血糖的标准变了?不再是3.9~6.1了?你的血糖不高?

在该文中,我讲到“不要求使用降糖药物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3.9~6.1 mmol/L范围内。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 mmol/L就可以了”。对此,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表示不理解——既然血糖高了不好,为什么不应该把血糖降到正常范围呢?

这个问题很复杂。

反映我们血糖水平的常用指标有3个,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 mmol/L)、葡萄糖负荷2小时血糖(可以简单理解为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4%~6%)。为了探讨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到什么水平最好,在过去30余年间国内外进行了多项大型研究,结果发现,应用降糖药物把血糖控制在较低水平(例如糖化血红蛋白<6.5%)不但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反而有可能增加死亡率。

为什么会是这样?到目前为止具体机制仍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有两点原因是比较明确的:

其一,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应用磺脲(比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奈(那格列奈、瑞格列奈)以及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是如此。高血糖有害,低血糖同样有害,甚至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有一句名言:“一次严重低血糖所产生的危害可能抵消一生血糖良好控制的益处”,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在上一篇文章我讲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是4.4~7.0 mmol/L,而不是健康人血糖正常值范围3.9~6.1 mmol/L,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发生低血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后果。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很多健康人的血糖低至2.8 mmol/L时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而糖尿病人对于较低血糖水平的耐受性更差,平时血糖较高的人当血糖低于4.4 mmol/L时就会发生低血糖相关的反应。所以不能比照健康人的血糖水平去要求糖尿病患者。越是年龄大的人、合并心脑肾多种疾病的人、体质衰弱的人、频繁发生低血糖的人、或者智力水平下降的人,越不应该把血糖降得太低;反之,对于年轻、体质较好、没发生过严重低血糖、没有合并严重疾病的人,把血糖控制的严格一些对健康更有利。一句话:因人而异,听医生的!

其二,对于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所追求的血糖控制目标越低,所需要的治疗药物种类就越多、剂量就越大。很多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心脑肾疾病,同时服用着很多种药物。每顿或者每天吃的药物越多,就越容易发生药物副作用,由此产生的坏处可能会抵消降糖所带来的好处。所以,不应该为了追求血糖“正常化”而使用太多种降糖药物治疗。

当然,以上我讲的只包括用降糖药物降低血糖。如果没有使用降糖药,而是通过合理调控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把血糖降到了正常值范围,这当然好了,比如原来空腹血糖一直在7.0以上,后来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措施,空腹血糖降到了5.6,这是好现象,对身体肯定有好处。

我说清了吗?

分享: